撰文:亭之
圖:Robocat
威猛的機器人是男孩們兒時的偶像與憧憬,長大後卻多數遺忘了當初最真誠、單純的感動,機器人達人-周銘信,藉由廢鐵五金零件展現機器人最細密的生命力,也投射出兒時最單純無比的快樂。
↓蓋特2,蓋特系列是周銘信老師熱愛的漫畫之一,製作過程需要耗費2個月左右,相當耗費心力與精力。
提及與機器人的最初淵源,是從小與漫畫的接觸,從一開始本土漫畫家-劉興欽老師的作品,到日本漫畫的原子小金剛、無敵鐵金剛,皆是種下往後對於機器人創作靈感的小種子。
談到進一步與漫畫接觸的契機,因高中時的叛逆讓家人決定將他送往比利時,並進入『比利時聖呂克(INSTITUT SAINT-LUC)藝術學院』就讀,展開歐洲的漫畫學習之路。
↓招潮蟹系列作品,是老師對於海邊美好回憶的呈現,將冰冷的金屬展現栩栩如生的生命力。
對於歐洲漫畫瞭解不深的我們,總是將最具代表性的《藍色小精靈》、《丁丁歷險記》涵蓋一切,但透過老師分享在歐洲漫畫學習歷程,發覺歐洲所學相關課程內容和過往的印象不同,較為前衛且偏文學作品性質,其所學習的課程相當多元如: 文學、哲學、人體力學、攝影、色彩學等,也因此打下深厚的創作底子。
歐洲呈現漫畫的方式也相當多樣化,不侷限於用畫的,可以是運用攝影、剪貼等各種方式展現。讓周老師感受特別深刻的說:『比起亞洲,歐洲的教育比較是啟發式的教育,讓你有許多空間得以自有發想,以漸進式的帶領進入專業領域。』也因此可見歐洲漫畫的商業性質較低,較注重原創性與啟發性層面,這些學習過的觀念也讓老師往後創作不受限具有多種可能性。
↓鐵金剛與木蘭號,很難想像以小小零件竟能組裝出如此有生命力的作品。
回到台灣後,熱愛機器人的他燃起自己組裝創作的念頭,一開始只是買塑膠套件把玩組裝進而使用五金零件廢鐵,一直不斷持續的創作著,也讓他後來結識可提供金屬零件的朋友,有著絡繹不絕的零件可以使用,讓他在創作上能有更多的空間發揮。
誰說設計創作一定要草稿?! 憑著手感、創意與經驗,一樣能完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精密作品,老師語重心長地說:『畫草稿是制式教育,草圖不一定是圖的呈現,也可以已是心中的想法、感念或回憶,並以不同的手法創作出對想法的表達。』童年時期的最初的單純與感動,隨著年齡的增加那份感覺欲變得現實,經過一段時間後便會開始尋找當時的感動與初衷,當再次回到現實時一切或許會變得有點不一樣…創作就是在尋找那份感動。
↓蓋特3,是蓋特系列的第三件作品,實際上這件作品尚未完成唷!小編有小小的將作品舉起,非常有份量可見零件間的密度相當高。
放眼望去老師家中陳列著許多機器人作品,精細的結構,以不同的零件組裝串聯,細細地刻畫出每個角色的神韻,很難想像一個小小的機械手就需要幾百個零件組裝而成,大型機器人所費的心力與時間更是難以計算,一件件作品的靈感來自這位金屬達人的天馬行空與對創作的熱情想法。
作品靈感一部份來自兒時對漫畫的熱情,一部分也來自對生活突發奇想的瞬間,但面對新的事物常時要醞釀一段時間才能有想法,因此絕大部分的時間花時間在瞭解、認識零件,透過摸索讓之後能更瞭解構造幫助創作。說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老師笑道:『最新的作品,在當下一定最具代表性!』
↓俠女媽媽,刻畫出女性的溫柔特質
長期創作與在創意市集擺攤的Robocat,作品累積了一定的人氣,但對於周老師來說,並非一定要註冊品牌,品牌反而成為了種迷思。Robocat強調開心創作為主,以創作記錄、體驗生活,將手中冰冷的零件經由巧手轉化為展現作品生命力的一部份。
對於未來想重是文創產業的青少年,周老師強調要多接觸多學習,現在青少年活許強調對於成立品牌的追求,那是一種很表面形象的追求,是一開始的心態要抱定自己是否能堅持下去?若能堅持必定能進步,從中學習求進步到最後得到的東西即是自己的『品牌』。
最後,曾叛逆過的周老師勉勵年輕人:『叛逆在大人眼中是錯誤的,但叛逆自己在自己眼中是需要不斷改變自己、求進步,不要讓那兩個字把自己侷限住』。
↓機器金屬達人-周銘信老師
個人簡歷--周銘信 CHOU MING HSIN
1962年生於台北市
1986年比利時聖呂克(INSTITUT SAINT-LUC)藝術學院畢業
1994年IT伊通公園PARK-新新形類 個展
1996年出版「機械、人」作品集
2000年袖珍博物館-機械江湖 個展
2000年霹靂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美術指導
2003年IT伊通公園PARK-64種愛的欲言-SARS漫延的年代 聯展
2006年漫樂雜誌連載MEGAHEART age 45
2007年NIKE Air Force 1 〝變與不變〞聯展
2005年任職霹靂國際多媒體美術總監
2009年ROBOCAT個人工作室